返回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张家口)电力自动化及继电保护实训系统

学校简介: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是北京市重点支持建设的高校,是一所信息类学科齐全、信息特色鲜明,以本科、研究生教育为主体的多科性大学。学校由原机械部所属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原电子部所属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原北京机械工业学院源于1937年的北平市立高级商业职业学校,1958年多源汇流成立北京机械学院,1990年更名为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归机械电子工业部领导。原北京信息工程学院源于1978年创建的北京大学第二分校,1985年更名为北京信息工程学院,隶属电子工业部,1997年合并成立新的北京信息工程学院。2008年正式合并组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学校1958年开始大规模本科教育,1981年开始培养研究生,2018年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21年获批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23年获批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构建了全日制本科教育、硕博研究生教育到成人教育、留学生教育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办学格局和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现有沙河、小营、金台路、酒仙桥四个校区,占地面积81万余平米,设有二级教学单位15个。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1528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263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118人,留学生109人。在长达87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扎根中国大地,融入国家机械工业、计算机事业的起步发展,为国防科技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也形成了鲜明的信息特色、军工特色、行业特色,积淀了“勤以为学 信以立身”的校训精神和大学文化。
坚持党建引领,学校发展迈向新征程。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把牢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聚焦服务国家和首都发展,聚焦主责主业,把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与学校事业发展深度融合,使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各领域。近年来,学校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北京市“四个中心”建设,把握高精尖产业发展重大机遇,主动融入国家和首都新发展格局,完成了主体搬迁入驻沙河校区、构建起本-硕-博完整人才培养体系、部地共建等大事,荣获“首都劳动奖状”,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坚持特色优势,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坚持立德树人,着力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与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现有44个本科专业,国家级一流专业1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北京市一流专业17个,北京市特色专业9个,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3个。3个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9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个专业获批教育部“地方高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实现“信息+ 智能+”专业全覆盖,专业大类“双万计划”一流专业全覆盖。获评国家级一流课程10门,国家级规划教材24种。深化产教融合,突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以及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单位,入选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人才培养改革成果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第十四届“挑战杯”秦创原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主体赛国家级金奖、银奖。在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第6次获国赛铜奖,居市属应用型高校第一。在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机器人竞赛指数中,评级A+,持续位居TOP2%。毕业生薪酬长期稳居薪酬网排名全国前40名。

坚持师德为先,师资队伍水平不断优化。现有专任教师1018人,其中70%具有博士学位,60%具有高级职称,拥有博士生导师31人,硕士生导师522人。拥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3人,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7人,北京学者3人,青年北京学者1人,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人才2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4人,北京市百千万人才3人,北京市师德榜样、师德先锋、优秀教育工作者等30人,北京市首都劳动奖章和首都教育先锋先进个人11人。共有9位学者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2024”,其中,2人入选“终身科学影响力榜单”。拥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北京市战略科技人才团队、北京市优秀德育先进集体等各级各类国家级及省部级团队35个。

坚持交叉融合,学科建设实力持续提升。立足国家和首都亟需,聚焦优势注重交叉,稳步提升学科建设水平。现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7个,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7个学科在2023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进入前50%。现有北京市高校高精尖学科2个,参与共建北京市高精尖学科1个,北京市属高校新兴交叉学科平台1个。学科布局不断优化,实现学科对本科专业、优势学科对一流本科专业的支撑全覆盖。坚持主动融入,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聚焦国家战略及北京市高精尖产业需求,初步形成五大优势科研领域。推进科技工作六大工程,近三年年均科研经费总量达2.5亿元。现有省部级与行业重点科研机构34个,其中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北京实验室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6个。2023年成为新华社国家重点实验室牵头建设的媒体融合学科交叉联盟首批成员,共建数据智能创新研发基地。推进科技成果应用转化,入选北京市首批科技成果概念验证平台,成为北京市科技成果评价改革试点单位,在高端软件、传感技术等领域一批成果实现产业化。近三年,授权发明专利400余项,新增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8项。

坚持主动融入,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聚焦国家战略及北京市高精尖产业需求,初步形成五大优势科研领域。推进科技工作六大工程,近三年年均科研经费总量达2.5亿元。现有省部级与行业重点科研机构34个,其中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北京实验室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6个。2023年成为新华社国家重点实验室牵头建设的媒体融合学科交叉联盟首批成员,共建数据智能创新研发基地。推进科技成果应用转化,入选北京市首批科技成果概念验证平台,成为北京市科技成果评价改革试点单位,在高端软件、传感技术等领域一批成果实现产业化。近三年,授权发明专利400余项,新增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8项。

  踏上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学校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双一流”建设为导向,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持续推进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差异化发展,加快建设信息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张家口校区)简介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张家口校区)是该校在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设立的新校区,于2025年9月正式启用,并迎来首批489名本科新生入学。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校,该校区由校地双方共建,开创了北京市属高校在环京地区办学的先例,标志着学校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一、校区定位与战略意义
张家口校区定位为信息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旨在打造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的示范基地。其核心使命包括:

服务国家战略: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助力区域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校地合作典范:通过校地共建模式,推动教育资源与地方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
创新人才培养:聚焦新兴领域,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地理位置与交通优势
校区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土木镇松苑路3号,地处京西北,是张家口市对接北京的前沿阵地和“一小时经济圈”的重要节点。怀来县作为国家“东数西算”工程的重要算力枢纽节点,拥有全国领先的算力资源,已签约落地31家“数据+软件”企业,大数据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00亿元,在线运营服务器115万台,算力占全国约5.2%。这一区位优势为校区与地方产业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三、学科专业与产业对接
校区紧扣区域产业需求,聚焦前沿科技领域,设立了8个特色本科专业,涵盖:

数字产业:人工智能、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等。
绿色经济:数字低碳经济、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等。
高端制造:智能制造工程等。
这些专业与张家口市“东数西算”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定位高度契合,深度融合高端装备制造、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产业方向。例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与行业头部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课程融入5G通信、工业互联网等实战项目,培养学生“技术+应用”双能力。

四、创新培养模式与资源保障
“书院制+完全学分制+全程导师制”融合模式:
核心载体为天枢书院,学生入学后统一按“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模式培养。
书院负责通识教育和学生管理,专业教育由高端制造、新能源、数据经济三大产业研究院提供。
产学研贯通机制:
与阿里云、百度智能云、中国电信等12家企业成立天枢产教联盟,共建实践基地,共研核心技术。
通过“产业引领+实战培养”体系,实现“入学即入产业链”,提升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双校区联动机制:
与北京校区实行“一体规划、一体推进、一体呈现”的管理模式,共享教学资源与科研成果。
北京校区的科创资源逐步向京西北转移,为校区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五、科研实力与成果转化
校区依托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信息类学科优势,近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重点课题20余项,在智能感知、网络安全等领域取得突破,获省部级科技奖励5项。与张家口大数据产业基地深度合作,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学生提供参与冬奥会技术保障、智慧城市项目等实践机会,强化科研与产业对接能力。

六、发展前景与区域影响
张家口校区的启用,不仅为京津冀地区培养了急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也为区域产业升级提供了科技支撑。怀来县委书记张琪表示,校区的入驻将为当地产业链提供“最强大脑”,加速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未来,校区将继续深化校地合作,拓展产学研融合深度,助力怀来县打造全国县域创新策源地,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产品图片(张家口):
新型电力自动化及继电保护实训系统

DB-DL14 新型电力自动化及继电保护实训系统

   DB-DL14 新型电力自动化及继电保护实训系统主要面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含师范)、自动化(含师范)、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学生。承担供配电技术、工厂供电、电力系统分析等课程的实验实训及毕业设计。
新型电力自动化及继电保护实训系统

新型电力自动化及继电保护实训系统

 
新型电力自动化及继电保护实训系统

(参考图)

 
一、技术指标
1、技术条件
1.输入电源:三相 380V±5% 50Hz
2.工作环境:温度-10℃-+40℃ 相对湿度≤85% 海拔≤4000m
3.装置容量:<3kVA
4.尺寸:1700mm×800mm×1800mm±50mm;
二、实验平台
▲1、实验台采用开放式模块设计,以工业标准型材为主体框架,骨架主体采用4080重型铝合金材料构成,型材壁厚度为2.5mm,表面电泳涂层工艺。面板采用印刷专用特制飞机仪表面板工艺,持久耐用,永不掉色,配置灵活。实训台四周采用钣金封板。冷拉钢板通过激光切割、折弯、焊接、打磨加工而成,表面平整、外表面钣金经磷化酸洗等8道防锈工序、表面采用粉末静电涂装,红外高温快速凝固、漆膜厚度≥60um,保证膜厚均匀平整,保证平台坚固耐用,整体颜色美观协调。柜体后下侧留有电源输入线。
2、平台底部安装4个万向可调节福马轮,设备搬运移动时、调节驻停脚杯上升,万向轮移动。调备驻停时,通过调节脚杯下降,用于锁定设备停放固定位置、同时可设备进行水平调整。
3、平台配置两个大抽屉、柜门,用于放置工具、存放挂件及资料等。抽柜采用冷轧钢板结构、表面哑光密纹喷塑,结实牢固、外形美观大方。抽柜导轨为黑钢静音双节导轨,稳定承重。
4、桌面采用E1级面板,甲醛释放量≤1.0mg/L。热胶封边。采用优质胶水。四周PVC封边。桌面用于安装电源控制屏并提供一个宽敞舒适的工作台面。
三、实训控制屏
▲实训控制屏包括:电源控制模块、电力智能管理监测保护系统、一次系统模拟接线图、微机型继电保护测试仪(用户选配)、负载、模拟断路器、各种带灯操作按钮等。
1.电源控制模块
1)满足国家标准,在实验装置的电源输入端设有电流型、电压型漏电器,控制屏内、外或强电输出有漏电现象,即刻警告并切断总电源,确保人身安全保护和设备安全保护。
2)调压器输出接有高灵敏度的电子线路过流保护和保险丝双重保护功能,相间电源、线间电源过电流或直接短路均能自动保护。
3)高功率直流电源模块提供220V(5A)励磁电源及0~250V(5A)连续可调稳压电枢电源(具有过压、过流、过热及短路软截止自动恢复保护功能)各一组,并设有直流数显电压表及切换开关。
2. 电力智能管理监测保护系统
电力智能管理监测保护系统有短路、过流、过压、欠压、失压、功率限定6大保护功能;可在PC端或手机App实时监测系统的相电流、平均相电流、相(线)电压、平均相(线)电压、频率、各相有功功率、总有功功率、各相无功功率、总无功功率、各相视在功率、总视在功率、各相功率因数、平均功率因数。电源具有故障锁定功能,发生故障导致跳闸时,不能人为上电,只能通过PC端远程清除故障后,才能上电成功;PC端具有统一管理功能,支持远程送电、断电、一键开关机功能,支持语音报警:当设备出现故障时PC端平台有相应的语音报警提示,并以鲜明的颜色区分显示该设备;模块支持无线4G和有线以太网与手机APP和PC端云平台通讯,也可以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离线独立运行。
1)智能终端:智能电源管理系统以32位ARM为核心,采用4.3寸彩色交互界面,实时监控设备运行情况,提供以太网或RS-485、CAN等多种通信模式,具备语音播报功能。能实时监测三相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频率、电能等参数,液晶触摸屏监测数值。能监控实验室电源的故障类型和故障次数;设备时间管理包含年月日时间的显示;用户通过刷卡方式请求开启设备,PC端进行授权之后,设备可启动使用,PC端可分时预约设备的启动和停止。
2)手机APP:用电状态界面实时显示当前电压、电流、有无功功率、电能、设备温度、漏电电流值等;用电数据界面能智能查找近2年用电数据,设置界面能设置限定电能值、负载值、设备超温值、过欠压值、过欠压恢复时间值等。后台查看报警日志、操作日志、故障日志等。控制:可在微信小程序中远程控制智能开关的通断。
3)PC端软件:每个设备状态信息显示,具有多个子界面,具有故障分析,用电能效分析、集中管理、个人中心资料管理、用户报警定位跟踪与信息统计;具有管理员信息修改与权限管理等功能。可一键开启和关闭所有设备,可单独控制每台设备的开关。
4)后台系统:包含账号管理、设备管理、报修管理、用户管理,设备管理:①、包含监控管理:实时视频监控每个教室,可一键预览所有设备的在线和运行情况,分析设备使用率及运行时间;②、包含设备节点:可显示设备所在位置、编码名称、挂载情况、用户编辑、用户查询等。报修管理:用户可进行远程报修,反应设备故障信息,编辑报修情况,后台可进行远程维护,及时跟进,以有效解决用户设备维护。用户管理:可连通手机号,对账户进行一对一的安全加密,实名认证,防止账户泄密、防盗,现场数据连接云平台后台数据库管理。
3.设计要求
1)采用全封闭性安全实验导线避免学生双手模电而造成的触电事故。
2)提供设备所完成的实训项目,并提供相应的实验指导书和电子文档。
3)★配套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多媒体课件教学系统适应所有的教材,内容丰富并可随意调取。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系统,可以很大程度上减轻老师讲课的工作量。
★1、提供开发单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多媒体课件教学系统”著作权证书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
★2、提供开发单位“授权书”原件并盖公章;
★3、为了教学的统一性要求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多媒体课件教学系统与实训装置是同一个生产商!
(包含以下内容):
第1章  绪论(57页)
第2章  电网的电流保护(65页)
第3章  方向性电流保护(41页)
第4章  零序电流保护(46页)
第5章  小电流接地系统的单相接地保护(19页)
第6章 距离保护的基本原理(73页)
第7章  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24页)
第8章 距离保护的振荡闭锁(49页)
第9章  距离保护特殊问题的分析(12页)
第10章 工频故障分量距离保护(11页)
第11章  输电线路纵联保护(77页)
第12章  自动重合闸演示文稿(34页)
第13章  变压器保护(58页)
第14章  发电机的继电保护(50页)
第15章  母线保护(20页)

四、常规继电器实训模块
1.继电保护控制组件
继电保护控制组件包含:电压继电器、电流继电器、功率方向继电器、出口中间继电器、信号继电器、时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闪光继电器、冲击继电器、负序电压继电器、重合闸继电器、差动继电器、按制按钮、开关、信号灯、指示灯、电铃控制部件组成。
2.电气二次控制回路组件
二次控制回路组件包含:光字牌组件、断路器、断路器触头、电动分合闸回路、手动分合闸回路、断路器位置指示灯、分闸时间模拟继电器、合闸时间模拟继电器、万能转换开关、预告信号光字牌、分合闸位置指示灯、低压断路器等组成。
3.多功能仪表组件
多功能仪表组件包含:数字式电秒表、高精度直流数字电压表、高精义直流数字电流表、真有效值交流电流表、真有效值交流电压表、指钮开关、指示灯组成。
4.可调电阻箱组件
可调电阻箱组件包含:20Ω/2.8A×2瓷盘电阻、72Ω/1.45A×2瓷盘电阻、800Ω/0.44A×2瓷盘电阻、16Ω/3.1A×2瓷盘电阻、37.2Ω/2.2A×2瓷盘电阻、2.5KΩ/0.25A×2瓷盘电阻、90Ω/1.3A×2瓷盘电阻、900Ω/0.41A×2瓷盘电阻、相序检测元件部件组成。
六、微机线路保护测控装置
1.采用32位处理器,16位AD采样,主要元件全部采用进口器件,保证了装置电气设计上的高可靠性,产品通过了严格的型式试验和电磁兼容测试,保证了产品在恶劣环境下的适应能力和可靠性。
2.针对35kV及以下主变压器、配电系统馈线、电容器、电动机、变压器和备自投等而设计。除了具有完善的保护功能外,还具有对设备的电气量的测量功能及对设备的可编程控制功能,具有通讯接口,能够通过现场总线将数据和信息传送至上位机(监控、调度计算机),同时接受上位机的分、合闸等控制命令。
3.采用一体化型材机箱,安装方便灵活,适用于固定式及混合式的柜型,也可集中组屏安装。
4.具有多路开关量输入和输出,可根据用户需求在标准版本上扩充开入和开出,所有的开入均为交直流两用。
5.交直流两用操作回路,自适应0.5~5A开关跳合闸电流;操作回路配置了防跳回路。
6.配置工业级宽温型160×160点阵液晶,全中文操作菜单及事故报文显示。
7.面板上显示设备的实时信息,监视设备的运行工况,如:电流、电压、功率,开关位置等等,并有完善的预告、告警功能。
8.具有故障录波功能,可分别记录保护启动前、保护动作前各两周波,保护启动后、保护动作后各八个周波。
9.★装置具有模拟产生标准4相电压3相电流,方便地进行各种组合输出进行各种类型保护试验。每相电压可设置200V,精度:误差<0.01V;电流三相可输出200A,精度:误差<0.01A。相位范围: 360º,精度:误差<0.1º; 分辨率: 0.01º。可模拟微机测控装置在各运行工况下采样值,如:停运、正常、故障等工况下电参量,在各工况状态下自动切换所设定值,配合装置正确投切一次设备。
10.具有 1 个标准的 RS485 通讯接口(Modbus RTU 通讯协议),
11.两路以太网通讯(IEC60870-5-103通讯规约)。
12.整机静态功耗小于10W。
13.高抗干扰性,通过10项电磁兼容认证(快速瞬变、静电放电、浪涌抗干扰等)。
七、开展实验的模块及连接线配件
相关功能模块、高可靠实验连接线、配套工具、备品、资料等。
八、实训内容
1、继电器构造、工作原理和特性实验
1)电磁型电流继电器实验
2)电磁型电压继电器实验
3)电磁型时间继电器实验
4)信号继电器实验
5)中间继电器实验
6)差动继电器特性实验
7)晶体管负序电压继电器实验
8)冲击继电器特性实验
9)功率方向继电器特性实验
10)反时限过流继电器特性实验
11)变压器差动保护实验
2、继电保护实验及综合实验
1) 6~10KV 线路过电流保护实验;
2)线路过电流保护实验
3) 低电压起动过电流保护及过负荷保护实验;
4) 复合电压起动过电流保护实验;
5)电流闭锁电压速断保护实验
6) 电压闭锁电流速断保护实验;
7) 单侧电源辐射式输电线路三段式电流保护实验。
8)功率方向过流保护实验
9)发电机过电压保护实验
10)非同期闭锁原理实验
11)反时限过流保护动作特性实验
12)反时限保护各变量关系特性实验
3、电气二次控制回路实验
1)重复动作手动复归中央音响信号装置实验
2)重复动作自动复归中央音响信号装置实验
3)具有灯光监视的断路器控制回路实验
4)装设跳跃闭锁继电器的断路器控制回路实验
5)闪光继电器构成的闪光装置实验
4、微机线路保护实验
1)模拟系统短路
2)微机线路保护装置参数整定操作
3)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
4)带时限电流速断保护
5)定时限过电流保护
6)★方向过电流保护
7)过电流三相一次重合闸保护
8)反时限过电流保护
9)电流电压连锁保护
10)零序电流保护
11)零序电压保护
九、配置清单

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实训屏   1  
2 实训桌   1  
3 实训挂箱 PR01 断路器触点及控制回路模拟箱 1  
4 实训挂箱 RP02信号指示及万能转换箱 1  
5 实训挂箱 RP03数字式电秒表、相位仪及开关挂箱 1  
6 实训挂箱 RP04空气开关挂箱 1  
7 实训挂箱 RP05光字牌挂箱 1  
8 实训挂箱 RP06继电器挂箱(一) 1  
9 实训挂箱 RP07继电器挂箱(二) 1  
10 实训挂箱 RP08继电器挂箱(三) 1  
11 实训挂箱 RP09继电器挂箱(四) 1  
12 实训挂箱 RP10继电器挂箱(五) 1  
13 实训挂箱 RP11继电器挂箱(六) 1  
14 实训挂箱 RP12继电器挂箱(七) 1  
15 实训挂箱 RP13重合闸继电器及控制部件挂箱 1  
16 实训挂箱 RP16差动继电器挂箱 1  
17 实训挂箱 RP14反时限继电器及方向阻抗继电器挂箱 1  
18 实训挂箱 RP15功率方向继电器挂箱 1  
19 实训挂箱 RP16直流数字电压、电流表 1  
20 实训挂箱 RP17真有效值交流电流表 1  
21 实训挂箱 RP18真有效值交流电压表 1  
22 实训挂箱 RP19可调电阻箱(一) 1  
23 实训挂箱 RP20可调电阻箱(二) 1  
24 实训挂箱 RP21可调电阻箱(三) 1  
25 实训挂箱 RP30微机线路测控保护装置挂箱 1  
26 实训挂箱 RP40智能故障设置与考核模块挂箱 1  
27 学生凳 钢木方凳 1  
28 软件 供配电系统综合教学仿真软件 1 全室
29 说明书   1  
30 叠插连接线 A1 黄 1米 10  
31 叠插连接线 A1 绿 1米 10  
32 叠插连接线 A1 红 1米 10  
33 叠插连接线 A1 黑 1米 10  
34 叠插连接线 A1 蓝 1米 5  
35 叠插连接线 A1 黄 0.5米 5  
36 叠插连接线 A1 绿 0.5米 5  
37 叠插连接线 A1 红 0.5米 5  
38 叠插连接线 A1 黑 0.5米 5  
39 叠插连接线 A1 蓝 0.5米 2  
40 叠插连接线 A1 黄 0.2米 4  
41 叠插连接线 A1 绿 0.2米 4  
42 叠插连接线 A1 红 0.2米 4  
43 叠插连接线 A1 黑 0.2米 4  
44 叠插连接线 A1 蓝 0.2米 2  
45 教学资源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多媒体课件教学系统 1  

X(带手机端)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13817525788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