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动态
产品介绍
顶邦方案
技术文章
企业博客
客户案例
产品列表
售后服务
首页
产品介绍
新闻动态
建设方案
联系我们
东南大学热工基础实验室设备
东南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大学。学校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中央大学等重要发展时期。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学校文理等科迁出,以原国立中央大学工学院为主体,先后并入复旦大学、交通大学、浙江大学、金陵大学等校的有关系科,在国立中央大学本部原址建立了南京工学院。1988年5月,学校复更名为东南大学。2000年4月,原东南大学、南京铁道医学院、南京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南京地质学校并入,组建新的东南大学。在12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东南大学始终心怀天下、心系祖国,为科学进步、民族复兴而自强不息、追求卓越,逐步形成了“严谨、求实、团结、奋进”的优良校风和“以科学名世、以人才报国”的办学理念,铸就了“止于至善”的校训精神。
东南大学现有38个院系、85个本科专业,有44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53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有1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类别、3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类别。有全日制在校生41756人,其中本科生17049人,研究生24707人;在校留学生2165人,其中学历留学生1767人。学校建有四牌楼、九龙湖、丁家桥等校区,占地面积5888亩,其中九龙湖校区3752.35亩,总建筑面积约98.04万平方米。学校图书馆面积6.69万平方米,藏有各类纸本图书资料488.8万册,可访问数据库检索平台149个(二级数据库236个)。学校还设有无锡校区和苏州校区。
东南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学校12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并列全国第八位;17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百分之一,其中工程学位居全球第13位,计算机科学位居全球第4位,稳居ESI世界前万分之一行列,材料科学和化学位居ESI世界前千分之一行列。
学校牵头建设3个全国重点实验室、依托共建5个全国重点实验室,牵头建设1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共建2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牵头建设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应用数学中心、1个国家产教融合平台、1个前沿科学中心、1个2011国家协同创新中心、1个科技部“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2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7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医药基础研究创新中心。3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国家级文科平台、2个江苏省重点高端智库,1个江苏省重点培育智库。
东南大学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3374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156人,正、副高级职称教师2669人;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1967人,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3456人。有两院院士16人,师德高尚、教学水平高、科技创新能力强、具有较大全球学术影响力的杰出人才约700人。东南大学正深化人才强校战略,深入落实人才工作“一号工程”,加快建设一流师资队伍。
东南大学教育教学声誉卓著。学校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办学的根本任务,一个多世纪以来,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40万各类优秀人才,涌现了一大批建功立业的精英翘楚,在东南大学工作或学习过的两院院士达200多位。学校是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入选教育部首批未来技术学院(全国12个),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3个。共有53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专业入选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3个专业入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有36门首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89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入选教育部“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应用场景典型案例2项。8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4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018年以来,51人次入选新一届全国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其中主任委员3人次、副主任委员10人次。学校建有1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2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1个团队入选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获国家级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11个。东南大学连续五届(每四年一届)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22年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奖10项,包括一等奖1项,二等奖9项,获奖总数创历史新高。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11项(并列全国第九),入选教育部战略性新兴领域“十四五”高等教育教材体系建设教材21部。东南大学在新时代坚持立德树人,继承优良传统、重塑人才培养目标,努力造就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担当引领未来和造福人类的领军人才。
东南大学是我国科学技术研究与辐射的重要基地。学校坚持产学研结合,2024年中国发明专利申请3088件,中国发明专利授权2378件。截止2024年12月底,有效发明专利15234件,位列全国高校第三位。SCI、EI论文收录均列全国高校前列。2011-2024年,学校共牵头获得国家级科技奖项38项,其中2011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2014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02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近年来,学校参与了“探月计划”、“三峡工程”、“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北京副中心、港珠澳大桥、高铁技术、南极科考、无线充电等国家重大工程。2020年至今,共牵头获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1项,其中一等奖2项。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获评为优秀国家大学科技园。当前,东南大学正着力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格局,以更好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东南大学是我国国际交流与合作最为活跃的高校之一。截至2024年末,学校已基本建成世界一流(高水平)大学国际合作网络,共与来自20个国家或地区的近60所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研究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包括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宾夕法尼亚大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英国剑桥大学、UCL、爱丁堡大学、伯明翰大学,瑞士苏黎世理工,瑞典皇家理工学院,法国巴黎高科,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日本大阪大学、东京工业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2017年,东南大学发起成立了“中英大学工程教育与研究联盟”,是中国与英国合作建立的首个以工程教育与研究为特色的大学联盟。2021年,东南大学与英国伯明翰大学联合发起成立“碳中和世界大学联盟”,成为全球首个聚焦碳中和领域技术发展和人才培养的世界大学联盟。学校还与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合作建立了东南大学—蒙纳士大学苏州联合研究生院,是教育部批准的首个中外联合研究生院;与法国雷恩一大合作建立了东南大学—雷恩一大研究生学院。东南大学正以“全球高端、实质合作、引领发展”为方向,加快形成全方位、有重点、多层次、宽领域、高水平的国际交流合作格局。
奋进新时代,谱写新篇章。今日的东南大学,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承和践行“止于至善”校训,树立一流意识、围绕一流目标、贯彻一流标准,坚持瞄准前沿、服务国家、师生为本、人才为先,推进多学科融合、理工文医综合、产学研结合、国际化联合,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努力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国际合作等方面的重大突破,争取早日建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东大气质、人民满意的世界一流大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促进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作出卓越贡献。
案例产品图片:
产品介绍:
DB-QDBR
气体定压比热测定仪
1、产品介绍:
1.1.了解气体定压比热测定仪的基本原理及构造。
1.2.熟悉本实验中的温度、压力、流量、湿度的测量方法。
1.3.分析本实验产生误差的原因及减小误差的可能途径。
1.4.可测量300摄氏度以下空气的定压比热。
1.5.掌握由基本数据计算出比热值,并计算空气的比定压热容。
2、技术参数:
2.1.输入电源:单相AC220V±10% 50Hz,功率200W。
2.2.比热容测定仪本体由内壁镀银的多层杜瓦瓶、电加热器(100W)组成,本体加热最高温度:≦300℃。
2.3.湿式气体流量计:额定流量:0.5m3/h,容积:5L/r,配有U型压力计和温度计。
2.4.低噪声鼓风机:转速≥2800r/min ,功率≥120W,风量≥3.2m3/min ,风压≥490Pa。
2.5.温度测量:测量系统配置有智能温度控制仪表(PID调节控温,精度 ±0.2℃),高精度PID调压模块电路。
2.6.配套热工多媒体课件教学系统适应所有的教材,内容丰富并可随意调取。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系统,可以很大程度上减轻老师讲课的工作量。
3、主要配置(四台总配置单):
3.1.低噪音鼓风机4套
3.2.真空渡瓦瓶比热测定本体及支架4套
3.3.精度±0.2湿式气体流量计及差压计和干湿温度计4套
3.4.加热调节温度控制箱4台,内有:精密温度数显仪表(配有铠装热电偶),功率测量数显仪表,电子集成调压模块等。
DB-300
空气绝热指数测定装置
实验目的:
观察和分析热力学系统的状态和过程特性。
熟悉以绝热膨胀、定容加热基本热力过程为工作原理的测定绝热指数实验。
通过对刚性容器充放气现象的观察与测试,经过理论分析,从而找出测定空气绝热指数的方法。能准确测定空气绝热指数。
主要配置:
有机玻璃加厚筒体、充气球、压力计、活塞、不锈钢实验台等。
技术参数:
1、实验台本体尺寸Φ250×350mm,硬质透明玻璃材质,上配手动充气球。
2、压力计,±2000Pa U型压力计。
3、外形尺寸:600×300×500mm,外形为不锈钢支架。
上一篇:
某单位荣誉室建设项目空压机维修设备
下一篇:没有了
首页
电话咨询
微信咨询
产品分类
X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
13817525788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