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异步电动机在各种运行状态下的机械特性
一、实训目的
了解三相线绕式异步电动机在各种运行状态下的机械特性。
二、预习要点
1、如何利用现有设备测定三相线绕式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2、测定各种运行状态下的机械特性应注意哪些问题。
3、如何根据所测出的数据计算被试电机在各种运行状态下的机械特性。
三、实训项目
1、测定三相线绕式转子异步电动机在R
S=0时,测定电动运行状态和再生发电制动(回馈制动)状态下的机械特性。
2、测定三相线绕转子异步电动机在R
S=35Ω时,测定电动运行状态与反接制动状态下的机械特性。
3、R
S=35Ω,定子绕组加直流励磁电流I
1=0.36A及I
2=0.6A时,分别测定能耗制动状态下的机械特性。
四、实训方法
1、实训设备
序 号 |
型 号 |
名 称 |
数 量 |
1 |
DQ03-1 |
导轨、光电测速系统及转速表 |
1件 |
2 |
DQ19 |
校正直流测功机 |
1台 |
3 |
DQ11 |
三相线绕式异步电动机 |
1台 |
4 |
DQ22 |
直流数字电压、毫安、安培表 |
2件 |
5 |
GDQ25 |
交流参数表 |
1件 |
6 |
DQ27 |
三相可调电阻器 |
1件 |
7 |
DQ29 |
可调电阻器 |
1件 |
8 |
GDQ12 |
三相线绕式异步电动机转子专用电阻箱 |
1件 |
2、屏上挂件排列顺序
GDQ25、DQ22、DQ31C、DQ29、DQ27、DQ22
图4-2 三相线绕转子异步电动机机械特性的接线图
3、R
S=0时的反转性状态下机械特性、电动状态机械特性及再生发电制动状态下机械特性。
(1)按图4-2接线,
图中M用编号为DQ11的三相线绕式异步电动机,UN=220V,Y接法。MG用编号为DQ19的校正直流测功机。S1、S2、S3选用DQ31C上的对应开关,并将S1合向左边1端,S2合在左边短接端(即线绕式电机转子短路),S3合在2'位置。R1选用DQ29的180Ω阻值加上DQ27上四只900Ω串联再加两只900Ω并联共4230Ω阻值,R2选用DQ29上1800Ω阻值,RS选用GDQ12上35Ω阻值,R3暂不接。直流电表A2、A4的量程为5A,A3量程为200mA,V2的量程为300V,交流电压表V1的量程为300V,A1量程为3A。
(2)确定S
1合在左边1端,S
2合在左边短接端,S
3合在2'位置,M的定子绕组接成星形的情况下,把R
1、R
2阻值置最大位置,将控制屏左侧三相调压器旋钮向逆时针方向旋到底,即把输出电压调到零。
(3)检查控制屏下方“直流电机电源”的“励磁电源”开关及“电枢电源”开关都须在断开位置。接通“电源总开关”(空气开关),按下“启动”按钮,旋转调压器旋钮使三相交流电压慢慢升高,观察电机转向是否符合要求。若符合要求则升高到U=110V,并在以后实训中保持不变。接通“励磁电源”,调节R
2阻值,使A
3表为100mA并保持不变。
(4)接通控制屏右下方的“电枢电源”开关,在开关S
3的2'端测量电机MG的输出电压的极性,先使其极性与S
3开关1'端的电枢电源相反(在开关S
3中间调换)。在R
1阻值为最大的条件下将S
3合向1'位置。
(5)调节“电枢电源”输出电压(先调至220V左右)或R
1阻值,使电动机从接近于堵转到接近于空载状态,其间测取电机MG的U
a、I
a、n及电动机M的电流表A
1的I
1值,共取8-9组数据记录于表4-6中。
表4-6 U=110V R
S=
0Ω I
f= mA
Ua(V) |
|
|
|
|
|
|
|
|
|
Ia(A) |
|
|
|
|
|
|
|
|
|
n(r/min) |
|
|
|
|
|
|
|
|
|
I1(A) |
|
|
|
|
|
|
|
|
|
(6)当电动机接近空载而转速不能调高时,将S
3合向2' 位置,调换MG电枢极性(在开关S
3 的两端换)使其与“电枢电源”同极性。调节“电枢电源”电压值使其与MG电压值接近相等,将S
3合至1'端。保持M端三相交流电压U=110V,减小R
1阻值直至短路位置(
注:DQ27上6只900Ω阻值调至短路后应用导线短接)。升高“电枢电源”电压或增大R
2阻值(减小电机MG的励磁电流)使电动机M的转速超过同步转速n
0而进入回馈制动状态,在1700r/min~n
0范围内测取电机MG的U
a、I
a、n及电动机M的定子电流I
1值,共取6-7组数据记录于表4-7中。
表4- 7 U=110V R
S=
0Ω
Ua(V) |
|
|
|
|
|
|
|
|
|
Ia(A) |
|
|
|
|
|
|
|
|
|
n(r/min) |
|
|
|
|
|
|
|
|
|
I1(A) |
|
|
|
|
|
|
|
|
|
4、R
S=35Ω时的电动及反转性状态下的机械特性
(1)
开关S2合向右端35Ω端。开关S3拨向2'端,把MG电枢接到S3上的两个接线端对调,以便使MG输出极性和“电枢电源”输出极性相反。把电阻R1、R2调至最大。
(2)保持电压U=110V不变,调节R
2阻值,使A
3表为100mA。调节“电枢电源”的输出电压为最小位置。在开关S
3的2' 端检查MG电压极性须与1'的“电枢电源”极性相反。可先记录此时MG的U
a、I
a值,将S
3合向1'端与“电枢电源”接通。测量此时电机MG的U
a,I
a,n及A
1表的I
1值。减小R
1阻值(先调DQ27上四个900Ω串联的电阻)或调高“电枢电源”输出电压使电动机M的n下降,直至n为零,并把R
1的DQ27上四个900Ω串联电阻调至零值位置后用导线短接,继续减小R
1阻值或调高电枢电压使电机反向运转,直至n为-1400r/min为止。在该范围内测取电机MG的U
a,I
a,n及A
1表的I
1值。共取11-12组记录于表4-8中。
(3)停机(先将S
2合至2' 端,关断“电枢电源”再关断“励磁电源”,调压器调至零位,按下“停止”按钮,
并将MG电枢接到S3上的两个接线端对调过来,以便使MG输出极性和“电枢电源”输出极性相同,为下面能耗制动实训作准备)。
表4-8 U=110V R
S=35Ω I
f = mA
Ua(V) |
|
|
|
|
|
|
|
|
|
|
|
|
Ia(A) |
|
|
|
|
|
|
|
|
|
|
|
|
n(r/min) |
|
|
|
|
|
|
|
|
|
|
|
|
I1(A) |
|
|
|
|
|
|
|
|
|
|
|
|
5、能耗制动状态下的机械特性
(1)确认在“停机”状态下。
把开关S1合向右边2 端,S2合向右端(RS仍保持35Ω不变),S3合向左边2'端。R1用DQ29上180Ω阻值并调至最大,R2用DQ27上1800Ω阻值并调至最大,R3用DQ27上900Ω与900Ω并联再加上900Ω与900Ω并联共900Ω阻值并调至最大。
(2)开启“励磁电源”,调节R
2阻值,使A
3表I
f=100mA,开启“电枢电源”,调节电枢电源的输出电压U=220V,再调节R
3使电动机M的定子绕组流过I= 0.6I
N=0.36A并保持不变。
(3)在R
1阻值为最大的条件下,把开关S
3合向右边1'端。减小R
1阻值,使电机MG起动运转后转速约为1600r/min。增大R
1阻值或减小电枢电源电压(但要保持A
4表的电流I不变)使电机转速下降,直至转速n约为100r/min,其间测取电机MG的U
a,I
a及n值,共取10-11组数据记录于表4-9中。
(4)停机。[同4(3)]
(5)重复上述操作步骤,但在第(2)步中,调节R
3阻值,使电机M的定子绕组流过的励磁电流I=I
N=0.6A。重复上述操作步骤,测取电机MG的U
a,I
a及n值,共取10-11组数据记录于表4-10中。
表4-9 R
S=35Ω I=0.36A I
f = mA
表4-10 R
S=35Ω I=0.6A I
f = mA
6、绘制电机M-MG机组的空载损耗曲线P
0=f(n)
(1)拆掉三相线绕式异步电动机M定子和转子绕组接线端的所有插头,
R1用 DQ29上180Ω阻值并调至最大,R2用 DQ29上1800Ω阻值并调至最大。直流电流表A3的量程为200mA,A2的量程为5A,V2的量程为300V,开关S3合向右边1'端。
(2)开启“励磁电源”,调节R2阻值,使A3表If=100mA,检查R1阻值在最大位置时开启“电枢电源”,使电机MG起动运转,调高“电枢电源”输出电压及减小R1阻值,使电机转速约为1600r/min,逐次减小“电枢电源”输出电压或增大R1阻值,使电机转速下降直至n=100r/min,在其间测量电机MG的Ua0、Ia0及n值,记录于表4-11中。
表4-11 I
f=100mA
n(r/min) |
1600 |
1500 |
1400 |
1300 |
1200 |
1100 |
1000 |
900 |
Ua0(V) |
|
|
|
|
|
|
|
|
Ia0(A) |
|
|
|
|
|
|
|
|
Pa0(W) |
|
|
|
|
|
|
|
|
n(r/min) |
800 |
700 |
600 |
500 |
400 |
300 |
200 |
100 |
Ua0(V) |
|
|
|
|
|
|
|
|
Ia0(A) |
|
|
|
|
|
|
|
|
Pa0(W) |
|
|
|
|
|
|
|
|
五、实训注意事项
调节串联的可调电阻时,要根据电流值的大小而相应选择调节不同电流值的电阻,防止个别电阻器过流而引起烧坏。
六、实训报告
1、根据实训数据绘制三相异步电动机在各种运行状态下的机械特性。
计算公式:
式中 T——受试异步电动机M的输出转矩(N·m);
U
a——测功机MG的电枢端电压(V);
I
a——测功机MG的电枢电流(A);
R
a——测功机MG的电枢电阻(Ω),可由实训室提供;
P
0——对应某转速n时的某空载损耗(W)。
注:上式计算的T值为电机在U=110V时的转矩,实际的转矩值应折算为额定电压时的异步电机转矩。
2、绘制电机M—MG机组的空载损耗曲线P
0=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