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纪念费孝通先生学术研讨会

11月22日上午,由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田野调查与文化自觉——纪念费孝通先生学术研讨会”在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厅开幕。国内外50余家高校及科研机构专家学者、费孝通先生弟子、亲属及师生300余人参会。

开幕式现场

国务院参事室原副主任、党组成员王卫民,中国社会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翼,孔子第七十九代嫡长孙、至圣孔子基金会会长孔垂长致辞。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文科一级教授李培林,上海大学“伟长学者”特级岗教授、社会变迁研究会会长李友梅,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社会人类学研究所常务所长项飙,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博雅特聘教授邱泽奇作主旨演讲。校党委书记何光彩、党委副书记姜国华出席研讨会。社会学系党委书记丁夕友主持开幕式,系主任周飞舟主持主旨报告。

在致辞中,姜国华回顾了费孝通先生与北京大学的深厚渊源,勉励学界同仁继承费孝通先生“志在富民”的初心。王卫民分享了随费孝通先生深入田野调研的经历,以“人类视野、人文情怀”概括费孝通先生的精神遗产。张翼指出,费孝通先生是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的奠基人与领路人,北大社会学是其学术理念的践行者。孔垂长指出,费孝通先生的思想与儒家“知行合一”“和而不同”的传统一脉相承。周飞舟解读了费孝通先生的“心态研究”与“将心比心”方法论精髓。

费孝通先生亲属张喆代表“美美与共”文化发展基金向社会学系捐赠150套《费孝通选集》纪念版。

商务印书馆副总编辑李霞与邱泽奇共同为《杂话乡土社会》新书揭幕。

何光彩、李培林、王卫民共同启动《费孝通全集》编纂工程。全集是全面、系统反映费孝通先生学术成就的重要文献,由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编。

主旨演讲中,李培林、李友梅、项飙、邱泽奇等专家学者围绕费孝通社区研究中“原型”与“类型”、费孝通学术研究中的终极问题、社会研究的双循环模式、从文化自觉迈向社会自觉等展开研讨。

分论坛现场

研讨会设立10个专题分论坛,与会专家学者深入探讨费孝通学术思想的当代价值,进一步推动构建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信息来源: 北大社会学系

X(带手机端)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13817525788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