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学目标及要求
一、课程名称:机械制造技术基础(Fundamentals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
二、课程编码:c030281
三、学时与学分:48学时/3.0学分(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
四、先修课程:机械制图、金工实习,理论力学、材料力学,互换性与技术
测量,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等。
五、课程性质:必修
六、开课学期:第六学期
七、课程教学目标及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为学生在机械制造技术方面,奠定最基本的专业知
识和最基本的技能水平。本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与生产实际联系密切,
与从事机械设计、机械制造专业技术方面的工作密切相关,是机械类和近机类专业学生必须知晓和掌握的一门课程。因此要求如下:
(1)对机械制造业和机械制造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一定的认识。
(2)掌握金属切削的基本理论,具有根据加工条件合理地选择刀具种类、刀具材料、刀具牌号以及刀具角度、切削用量及切削液等方面的能力。
(3)了解金属切削过程中的变形、切削力、切削热与切削温度的基本概念,熟悉刀具磨损与刀具耐用度的相关知识,能基本了解磨削过程及磨削特征等方面的有关知识点。
(4) 熟悉各种常用金属切削机床的用途和加工工艺范围,对通用机床传动链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了解各种常用机床夹具的适用范围,掌握工件的六点定位原理和常用定位元件的相关知识,对专用机床夹具具有分析与设计的能力。
(5)熟悉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相关概念,能基本合理地拟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制订出简单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能正确认识、理解零件和设备结构工艺性的概念,能初步分析机械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的影响因素,并能针对一些具体的工艺问题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6)了解轴类、套类和箱体类零件的功用、结构特点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撑握这几类典型零件的毛坯类型、材料选择、定位装夹、热处理方式、加工方法以及加工工艺过程的制订。
(7)了解金属切削过程中,工艺系统受力、受热变形对机械加工精度的影响,对特种加工和先进制造技术有一定的了解。
八、适用学科专业(机电本科)
机械类和近机械类各专业,如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汽车、船海、工程材料等各类专业。
九、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一)基本教学内容
第0章 绪 论(2学时)
【内容】
0.1 制造业和机械制造技术。
0.2 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0.3 课程的学习要求和学习方法。
【基本要求】
了解机械制造技术的含义、知道机械制造工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基础工业,理解尽管“中国制造”开始逐步崛起,但科技实力并没有显著提高,并成为制约“中国制造”的关键因素。
【重点与难点】
讲案例:说明机械制造行业的过去、现实和将来,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激励同学们努力学好本专业、本课程,为后续的专业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坚固的基础。
第一章 金属切削基础知识(10学时)
【内容】
1.1 切削运动与切削用量
1.2 刀具切削部分的几何参数
1.3 常用刀具的材料及选用
1.4 刀具的材料和几何参数的选择
1.5 常用金属切削刀具和砂轮
【基本要求】
熟悉金属切削加工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掌握金属切削刀具(车刀)切削部分的几何参数及选择,能根据零件的加工要求,合理地选择常用金属切削刀具的材料,并了解其他常用金属切削刀具和砂轮。
【重点与难点】
(1)刀具种类、刀具牌号、刀具角度等基本概念及合理选择。
(2)车刀切削部分的几何参数及选择。
(3)常用金属切削刀具的材料及选用。
第二章 金属切削过程及其控制(8学时)
【内容】
2.1 金属切削过程的变形
2.2 切削力
2.3 切削热与切削温度
2.4 刀具磨损与刀具耐用度
2.5 切削用量的合理选择
2.6 切削液的合理选用
2.7 磨削过程及磨削特征
【基本要求】
了解金属切削过程的受力变形以及变形特点,掌握积屑瘤的形成及其对切削加工的影响关系,了解切削力、切削热与切削温度对切削过程的影响,掌握刀具磨损与刀具耐用度的有关概念,熟悉切削用量的意义及其合理选用原则,明白切削液的作用以及选用原则。
【重点与难点】
(1)三个变形区的概念以及根据滑移线场理论推导的剪切角公式。
(2)积屑瘤的形成及其对切削过程的影响。
(3)切削力、切削热与切削温度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对切削过程的影响。
(4)刀具耐用度与切削力、切削热以及切削速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合理刀具耐用度的选择原则。
(5)切削用量和切削液的作用以及选用原则。
第三章 金属切削机床及其基本知识(4学时)
【内容】
3.1 金属切削机床的基本知识
3.2 车床
3.3 磨床
3.4 铣床
3.5 镗床
3.6 钻床
【基本要求】
了解金属切削机械加工机床的种类、各种用途、适用范围以及加工原理,通用机床传动链的分析。熟悉常用车床、磨床、铣床、钻床等的加工方法,加工特点和工艺范围,撑握常用机床主运动传动链、传动路线表达式的分析方法。
【重点与难点】
(1)机床的运动及其传动形式。
(2)车床、磨床的组成、技术参数及传动系统分析。
(3机械加工机床的种类、各种用途、适用范围以及加工原理,通用机床传动链的分析。
第四章 工件夹紧及机床夹具(6学时)
【内容】
4.1 概述
4.2 夹紧力的确定
4.3 机床夹具的分类
4.4 工件定位的基本原理
4.5 定位方式与定位元件的选择
4.6 定位误差分析
4.7 典型夹紧机构
【基本要求】
了解设计基准、工艺基准以及装夹的相关基本概念,熟悉各类机床夹具的特点和使用方法,撑握工件的六点定位原理和常用定位元件的使用特点,知晓机床夹具的组成及基本要求,熟悉一些典型夹紧机构的原理和方法。
【重点与难点】
(1)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以及定位基准、测量基准、装配基准、工序基准的理解。
(2)工件定位的基本原理和定位方式及定位元件的选择。
第五章 机械加工质量分析与控制(8学时)
【内容】
5.1 机械加工精度概述
5.2 原理误差与工艺系统几何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5.3 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5.4 工艺系统的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5.5 提高和保证加工精度的影响
5.6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
5.7 表面粗糙度及其影响因素
5.8 表面层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因素
5.9 提高表面质量的加工方法
【基本要求】
了解机械加工精度、表面质量的有关概念、定义以及获得机械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的方法,明白原理误差与工艺系统几何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掌握工艺系统受力变形以及工艺系统的热变形对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的影响,熟悉并掌握获得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方法和提高加工精度途径的一些措施。
【重点与难点】
(1)机械加工质量应包括机械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两方面的内容。
(2)理解原理误差的定义和概念,知道采用具有原理误差的机械加工方法。
(3)掌握并理解工艺系统刚度、误差复映和误差复映系数等方面的定义和概念。
(4)了解并熟悉减小工艺系统受力变形以及减小工艺系统热变形对加工精度影响的一些措施和方法。
(5)理解影响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因素和提高表面质量的加工方法。
(6)了解表面质量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
第六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6学时)
【内容】
6.1 基本概念
6.2 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6.3 毛坯的确定
6.4 定位基准的选择
6.5 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的拟定
6.6 机床设备及切削用量的选择
6.7 工艺过程的生产率与技术经济分析
6.8 零件加工工艺尺寸链
6.9 机械产品的装配质量
【基本要求】
理解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工艺规程、工序、安装、工位、工步、走刀等方面的概念,了解零件的机械工艺性分析的要领和方法,掌握定位基准的选择和工艺路线的拟定,以及机械加工工艺文件的制定,熟悉一些简单零件以及不复杂箱体类零件加工工艺过程的制定。
【重点与难点】
(1)了解并理解机械加工工艺方面的有关概念和定义。
(2)熟悉并掌握机械加工工艺卡和机械加工工序卡的相关内容,并能设计。
(3)学会并掌握分析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性的基本原则和步骤,并能判断其制造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4)掌握粗基准和精基准的选用原则,能制定一些简单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路线和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5)理解加工阶段的划分和切削加工工序排列时应遵循的原则。
(6)根据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以便设计相应的工艺过程。
第七章 典型零件加工工艺的设计(4学时)
【内容】
7.1 轴类零件加工
7.2 套类件加工
7.3 箱体类件加工
【基本要求】
了解轴类、套类和箱体类零件的功用、结构特点及技术要求,熟悉这三类典型零件的材料选用、定位装夹和热处理方式,掌握典型零件各类表面的加工方法和工艺要求,编制出合理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重点与难点】
(1)掌握典型零件各类表面的加工方法和工艺要求。
(2)编制出合理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