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应用性及其与相关学科的渗透性很强的学科。长期以来,在实验教学中基本采用“封闭型”、“报账型”的验证性教学模式。即把学生关在各自的实验室里按实验教程要求的资料、方法和步骤进行分岗协作或个人独立完成实验,验证性地观察、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实验后要求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写出实验报告。通过实验使学生对实验过程获得一些感性认识或理性经验,着重于帮助学生深化对理论课程的理解。实验对学生要求不高,学生开始都有一种新鲜感和积极性,但一段时间后,由于实验资料单一,实验方式单调,要求和层次也只停留于能够正确地填制凭证、登记账簿、计算成本和编制会计报表等基本技能的训练上,且实验内容千篇一律,往往选择某制造业中某一时期的10—150笔经济业务进行实验操作,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核算职能,但对如何控制和管理生产经营仅停留于理性认识上,对于相关学科如环境会计、股份制会计和社会保障会计等,以及相关能力如语言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协调能力等认识和使用未涉及。这样做首先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发挥;其次是学生动手能力差,操作活动不能转化为技能素质,使实验教学的一些基本要求难以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第三是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实验积极性,使学生养成一种惰性和厌倦感,动手不动脑。21世纪的经济是多元化国际化的经济,企业面临的竞争加剧,企业的运作方式也更加复杂化,“报账型”和“闭门造车式”的实验教学方式已无法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无法培养出发展型和复合型的会计通才基础上的会计专才,学校通过购置
上海顶邦公司的
财会模拟实验室设备来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实力。
会计实验教学模式应实现“三个转变”
面对21世纪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目前,在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上,已由注重专业培养向注重综合素质转变,由注重知识的传授向既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转变,由继承性教育向创新性教育转变,包括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创造能力的培养;自学能力的培养;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式上,由灌输式向激发式转变。笔者认为,要达到21世纪的实验教学目标,首先可将“封闭型”实验改为“开放型”实验,引入主动型的教学内容和模式,使开放实验室成为一个培养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场所。开放实验是将所需实验设备、资料与学生直接见面,学生自己根据实验目标要求,自己选择凭证、账簿等资料,自己设计实验方法和实验步骤,鼓励一个实验采用多种方法,并开展小组间、班级间竞赛活动。此外,在进行会计实验时,不仅要考虑会计核算本身的各种操作在实习中得到体现,而且应该考虑企业与银行、税务等部门的业务联系,留出接口,并设计企业与各类关系人的经济业务往来,让学生体验到与各关系人的业务交往。为此,可在
会计实验室设计资料发放总台,它除了存放实际需用的资料外,还应设“银行专柜”、“税务专柜”和“交易对方”以及企业内部其他职能部门,真正做到企业与各方面的接轨,更好地完成实验与会计社会实践的结合。其次,会计实验应由“报账型”向“管理型”转变,这是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财务管理研究的是资金如何筹措、投资、营运和分配;管理会计研究的是对经济活动如何进行会计预测、决策、预算、分析和考核等内容。会计实验教学应在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增加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和审计的实验,将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利用审计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同时,由于21世纪经济主体的多元化,会计领域被拓宽,出现了跨国企业会计、人力资源会计和环境保护会计等内容。因此,还应进行相关内容尤其是股份制会计的实验,加强学生广度训练,增强其开拓性和发展后劲。第三,“验证性”兼顾“探索性”,拓展实验功能。验证性实验是指对已有科学结论的某种理论或假设加以重复验证,以便熟练地掌握和运用。探索性实验是指为解释某种现象、检验某一理论或假设而进行的某种操作。如果会计实验仅限于验证性,而没有探索性的功能,这样的实验是没有生命力的,更谈不上发展和完善。因此,应将验证性实验与探索性实验结合起来,一些基础资料、数据、实验设备可以共用,实验的内容不只局限于记账、算账、编报表,而应扩大到对会计准则、记账方法,存货的计价方法、成本计算方法、会计电算化以及社会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