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北京大学召开教学奖获奖教师交流会

11月20日上午,北京大学教学奖获奖教师交流会在博雅学堂203会议室举行,校党委副书记、副教务长姜国华出席并致辞。本年度及往届教学奖获奖教师和教学团队代表以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教务长办公室副主任宋鑫主持。

交流会上,与会获奖教师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围绕教育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研关系、教学方法创新、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跨学科人才培养、师生关系等核心议题,分享了各自的感悟与探索。

会议现场

与会老师认为,教学是大学的重要使命,更是教师的第一学术责任。大家分享了数十年来坚守讲台、潜心育人的心路历程,深刻阐述了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教研相长”“教研一体”理念。老师们强调,在北京大学这所研究型大学中,尤其需要将前沿科研成果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以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支撑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引导学生构建系统性的学科知识体系,而非零散的知识点。

面对AI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与会老师分享了自己在数智化教学方面进行的积极探索与实践。大家认为,AI能够高效完成知识传递等基础性工作,从而将教师解放出来,更专注于启迪思维、激发创新、塑造价值的“育人”工作。获奖教师们介绍了多种融合智能技术的教学新范式,例如:在哲学、法学等人文社科领域引导学生与AI进行思辨性对话;在临床医学、生态学等实践学科运用虚拟问诊、智慧病例、野外数据实时分析等工具,提升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通过建设“计算社会科学”等交叉课程平台,为全校学生提供AI赋能的研究性学习体验。老师们也强调,需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其成为工具的驾驭者而非依赖者。

如何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提升课堂“抬头率”是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与会教师分享了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有的提出“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趣”的教学理念,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学生思想与生活;有的采用“反转课堂”“项目式学习”模式,将课堂转变为师生共同探索的场域;还有的通过创设“校园即课堂”的沉浸式教学环境,或带领学生投身于网络文学研究等新兴学术领域,成功点燃了学生的学术热情与探索勇气,实现了从“教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姜国华向获奖教师表示祝贺,并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教学工作的投入与付出。他强调,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核心使命,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第一要务。学校高度重视教育教学工作,将持续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大力宣传、弘扬获奖教师的先进事迹和教学精神,营造重视教学、崇尚创新的育人文化,推动北大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与会教师表示,将以此次会议为新的起点,继续深耕教学一线,传承北大育人传统,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更大贡献。
信息来源: 北大教务长办公室

X(带手机端)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13817525788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