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工学院国际学术文化交流,进一步推动学院与世界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合作,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2025年7月20日至8月5日,工学院师生团队赴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英国校区开展暑期课程项目。本次项目由工学部主任、工学院院长段慧玲教授,副院长陈正教授指导,学生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尹子馨担任领队教师。经过前期选拔,来自工学院、元培学院、医学部的24名同学参加,专业涵盖力学、机器人工程、能源资源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此外项目还吸引了5名浙江大学的同学参与。
筑牢知识基石,洞察领域前沿
本次暑期项目的学术课程由牛津大学多位知名教授联袂授课,聚焦数据科学、机器学习与工程优化的核心理论与前沿应用,为同学们搭建了从基础到前沿的知识桥梁。
牛津大学Coralia Cartis教授以“深度学习与优化算法”为核心,系统讲解了深度学习的逻辑框架与优化算法的数学基础。让同学们深入理解现代AI的底层运作原理。课堂上,教授鼓励自主思考与互动讨论,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帮助同学们深化对梯度下降、随机梯度优化等核心概念的认知。
Coralia Cartis为同学们授课
此外,牛津大学Jared Tanner教授聚焦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领域,从发展历程、经典案例到模型工作原理,全面梳理学科脉络。数学研究所Dominic Vella教授带来“几何与工程应用”讲座,从穹顶坚固性、披萨切片最佳方式等生活化问题切入,解析几何在弹性形变中的作用,展现数学理论与工程实践的奇妙关联;Alain Goriely教授的“活性固体动力学”讲座,从向日葵、大象鼻子等自然现象抽象出数学模型,为软机器人设计提供新思路,让同学们领略跨学科研究的魅力。
漫步学术殿堂,触摸名校年轮
实践团先后走进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这两所世界顶尖学府,在建筑巡礼与文化解读中,感受其独特的学术氛围与育人理念。
在牛津大学,同学们在学生向导的带领下,探秘New College的石拱廊、教室与礼拜堂,在哥特式建筑的历史厚重感中,体会古老校园与现代学术的交融。剑桥大学研学一日行中,同学们在剑河两岸漫步,参观了圣约翰学院、三一学院等知名学院,感受哥特式建筑群的宏伟与各学院的独特文化底蕴。在老鹰酒吧门口,同学们追溯沃森、克里克发现基因密码的科学印记;在卡文迪许实验室,了解这所“科研圣地”在诸多领域的开创性成就。午后的康河撑船体验,让同学们在泛舟中近距离领略两岸名校建筑与自然景致的和谐之美,深化对剑桥人文气息的感知。
剑桥大学参访
纵览古今实践,探寻技术跃迁
实践团的参访活动跨越历史与现代、理论与产业,让同学们在真实场景中理解科技发展脉络与社会进步逻辑。
二战密码破译圣地布莱切利园的参访,为同学们打开了“早期智能任务”的历史窗口。这里曾是英国破译轴心国密码的核心基地,“计算机之父” 阿兰・图灵曾在此工作。同学们参观图灵办公室、密码破译人员工作遗址,学习基础密码学知识,了解其对战争胜利的关键作用;同时观看人工智能主题展览,从密码破译到通用人工智能,感受智能技术从“破解特定密码” 到“理解世界万物”的惊人飞跃。
在牛津宝马MINI工厂,同学们见识了现代智能制造的精密与高效。作为MINI品牌全球核心生产基地,这里以高度自动化著称。师生分组观摩整车装配线与白车身制造车间,深入了解工业机器人协同作业、模块化装配等先进技术,尤其对数千零部件的高精度集成过程印象深刻,深刻体会到跨学科技术在产业中的融合应用。
在宝马MINI工厂参访
此外,实践团还走进伦敦英国议会大厦、大英博物馆、温莎城堡。同学们在参观中感受英国的文化积淀与传承。
采撷校友智慧,明晰成长坐标
实践团特别安排多场校友分享与交流活动,为同学们提供留学规划与跨文化适应的实用指引。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2015级校友田梦分享了在英学习、生活与工作的全方位经验,从人格分析、人际关系处理到求学规划、工作认知,细致解答同学们的困惑,帮助大家清晰认知海外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工学院2020级校友张艺馨则聚焦留学申请,对比分析牛津大学物理系、数学系及工程系的学科特点与申请要点。
一场别具一格的正式晚宴成为师生与校友深度交流的纽带。10余位北大校友和牛津学联学长学姐与同学们围坐畅谈,从英国餐桌礼仪到跨文化研究碰撞,从学术蓝图憧憬到留学经验分享,热烈的交流让同学们收获知识与温暖。
正式晚宴上同学们交流热烈
8月4日下午,“数据科学与工程优化”暑期课程项目结业典礼在北京大学英国校区中庭大厅举行。
段慧玲指出,本次暑期实践课程不仅聚焦前沿科技,还融入了英国历史文化和工程实践的参访学习,旨在帮助同学们拓宽视野、深化认知。她表示,本次活动汇聚了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的优秀学子,为两校同学搭建了跨学科、跨校际的交流平台,能够有效促进双方学子在学术探讨和思想碰撞中增进友谊、共同成长。她勉励同学们勇于突破舒适区,主动探索未知领域,将暑期课程中的所学、所见、所感转化为个人积淀,努力成长为兼具国际视野、创新思维和扎实科研能力的未来领军人才,为国家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北京大学学生代表、工学院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2023级本科生倪昊,浙江大学学生代表、航空航天学院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2023级本科生刘彦涵分别作学生代表发言。张艺馨分享了他在牛津大学第一年的求学感受。
交流分享环节结束后,段慧玲逐一为同学们颁发了结业证书。本次暑期课程项目全体师生合影留念,用镜头定格下这段充满收获与友谊的珍贵记忆。
暑期实践课程项目师生合影
跨山海赴英伦,本次“数据科学与工程优化”暑期实践课程,为同学们铺就了一条融合前沿探索与使命传承的成长之路。北京大学工学院将始终以开放协同之姿深耕工科领域,持续汲取国际智慧、锻造学术尖兵,在科技强国建设的征程中挺膺担当,让每一份跨越山海的求索、每一次深耕不辍的钻研,都化为铸就强国之基的坚实力量。
信息来源: 北京大学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