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卫生健康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响应北京大学“科技创新年”主题,2025年7月20至24日,在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党委副书记郑凌冰,神经生物学系助理教授姜红,学生办公室主任李晗,团委书记杨岸蒲,辅导员叶山、郭姣裕带领下,24名学生在上海市开展“探链医学创新,问道科技强国”思政实践课程。本次实践深度聚焦生物医药全产业链与健康中国建设前沿,引导北大基础青年学子在产业一线、临床现场与政策源头深化专业认知,筑牢家国情怀。
对话产业前沿:深入医药创新全链条
实践团师生们深入生物医药产业核心地带,系统探访创新链条上的代表性机构。在和记黄埔医药(上海),师生们深入了解了首个本土原研抗肿瘤药呋喹替尼从发现到上市的“全流程自主研发”历程,深刻体会到原始创新的艰辛与价值。在上海益诺思生物企业,其严谨高效的药物安全评价体系和高标准的实验室操作规范,生动诠释了保障人民用药安全的科学基石所在。走进三生国健药业(上海)生产基地,大规模细胞培养、蛋白纯化到全自动灌装的一体化生产线,直观展现了“中国智造”在提升生产效能与产品质量上的关键突破。微创医疗科学有限公司的前沿展厅内,与技术专家关于临床需求驱动技术迭代的分享,让同学们切身感受到科技改变医疗的力量。在泰州中国医药城这一国家级产业集群,师生们通过对比不同企业的创新策略与发展路径,深化了对生物医药产业差异化创新和集群化发展模式的理解。
实践团参访质肽药业实验室
解码临床转化:感受科技惠民实践
聚焦医学科技创新服务人民健康的实践成效,实践团参访了顶尖医疗机构与基层创新标杆。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及心血管介入治疗技术与器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师生们深入学习了国家顶尖医学机构如何整合优势资源,理解其服务国家重大健康需求、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担当。泰州市人民医院联合推进的“星网计划”智慧医防融合工程,有效破解了基层医疗痛点,还依托毗邻中国医药城的区位优势,建立的“专科实验室+公共平台”科研转化模式,以及多项聚焦中药安全、疾病机制等临床实际问题的特色研究,其科技创新在基层的生动实践,让学生们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如何切实提升基层医疗服务的可及性。
实践团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交流
把握创新脉搏:理解创新生态支撑
实践团师生走进上海市张江科学城,通过成果展览与深入座谈,向师生们清晰勾勒了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宏大布局,特别是其在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集聚-转化-辐射”的创新生态构建。在上海科技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一场题为《从需求角度探讨股权投资赋能临床成果转化》的主题演讲,则深入剖析了风险资本在识别市场需求、提升成果价值等方面的关键作用,向同学们揭示了金融活水对于打通医学创新“最后一公里”的不可或缺性。
实践团在张江科学城参观
赓续红色血脉,铸牢“厚道”根基
筑牢思想根基,明晰时代使命,贯穿实践始终。师生们在上海循迹中共一大、二大会址及《新青年》编辑部旧址,通过珍贵的史料文献与沉浸式场景,重温建党初心与先驱精神,深刻感悟伟大建党精神,以及“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核心位置”的历史必然性与战略意义。在“深学笃行砺真知,医心为民践初心”主题团日活动中,来自公共部门、医药企业、金融投资等领域的9位杰出校友,分享了各自从校园走向行业的奋斗历程与深刻思考,为同学们学业精进、科研探索与未来职业发展提供了实践指引和“厚道”精神的生动传承。
实践团在一大旧址宣誓
浦江潮涌映初心,扬子风劲启新程。此次探寻医药创新脉搏、感悟科技强国伟力的思政实践课程,不仅是对习近平总书记“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殷切嘱托的生动践行,更是新时代北大基础青年用专业诠释担当的坚定步履。北大基础青年未来将继续深耕医学创新沃土,将青春智慧融入服务“健康中国”与“科技强国”的壮阔征程,在守护人民生命健康、推动民族复兴伟业的最前沿,绽放北大基础青年最绚丽的青春华章!
为党育人淬精课,立德培根续华章。依托思政实践重点基地,着眼时代命题和现实关切,北京大学思想政治实践课程持续深化育人实效,切实引导北大青年学子在广袤山河间体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伟力,以勇毅之姿回应时代召唤,以奋斗之行走在时代前列,激励学生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信息来源: 北京大学校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