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京港学术交流中心支持下,第二届京-港-兰智能图像引导离子放疗论坛于2025年8月21日至8月22日,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北京举行。本次活动由北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和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兰州重离子中心联合主办,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和物理学院共同承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医学七处项目主任姚刚出席,京港学术交流中心总裁徐海山、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王嘉东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院长李子禹教授分别致欢迎辞。来自中国北京、香港、兰州、武威、澳门、天津、深圳,以及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瑞士保罗谢勒研究所、德国亥姆霍兹重离子研究中心的49名国内外代表参会交流。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张艺宝正高级工程师、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李强研究员和香港理工大学黎田助理教授担任本次会议的联合主席。
会议合影
依托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重离子加速器大科学装置、北京大学激光质子加速器重大仪器和兰州重离子医院临床转化平台,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加强内地与香港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和专业协会的学术交流与教研合作,整合全球顶尖资源共同促进高端国产大型诊疗装备的多学科交叉前沿探索、转化应用和人才培养工作。共计30个海内外特邀报告和学术交流主题涵盖了多模态跨尺度图像引导放疗新技术的全球合作开发与转化、医学人工智能及多模态大数据挖掘利用、离子放疗物理剂量和生物效应精确计算与实验验证、医学物理学位教育与临床规范化培训全球实践和体系规范、儿童等特殊患者的风险管理与人文关怀等广泛内容。
活动还安排了与会代表赴北京激光加速创新中心进行科研实践与学术交流,共同促进新一代质子放疗系统的创新研发与临床转化。为进一步深化内地与香港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本次论坛前期组织了系列学术活动,包括8月15日—16日在香港理工大学联合举办的“第五届国际医学物理教育研讨会”,以及8月18日—20日在北京大学联合举办的“京港医学物理自主创新与前沿实践活动”等。
研讨会现场
北京激光加速创新中心实践现场
本次活动实现的主要目标包括:(1)在前期合作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物理学院、基础医学院等)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天津市肿瘤医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和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在医学物理教育和人才培养、多学科协同创新与应用转化、放射治疗临床实践与规范化培训等领域的战略合作关系;(2)拓展了京-港-兰医学物理协同创新平台全球合作单位,初次引入了香港大学医学院、香港放射治疗师协会、香港养和医院、香港屯门医院、瑞士保罗谢勒研究所、德国亥姆霍兹重离子研究中心、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新的战略合作伙伴,通过整合各单位互补性优势学术资源并形成长效交流机制,为国产离子放疗装备的多模态智能图像引导技术研发与人才培养创造了良好的国际化学术生态环境;(3)通过加强全球范围的有组织科研和广泛交流合作,积极落实了北京大学“医学+X”学科交叉布局和“科技创新年”重点工作部署,推动科技创新与教育改革,服务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和健康中国战略目标。
信息来源: 北大医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