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北大俞孔坚团队斩获两项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年度大奖

近日,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正式公布2025年度专业奖项评选结果,这是国际景观设计领域最具权威性的荣誉之一。由北京大学俞孔坚教授带领的设计团队的两个项目——南昌鱼尾洲公园与海口美舍河凤翔公园,从全球463项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分别斩获综合设计类最高奖(Award of Excellence) 与城市设计类荣誉奖(Honor Award)。

评选结果页面

荣获综合设计类最高奖的南昌鱼尾洲公园是一座“漂浮的森林”。在位于长江中下游洪涝频发的南昌市,一个55hm2的粉煤灰堆放地和遭受污染的渔塘一同被改造为一座具有洪涝调节功能的海绵公园——一片能调节雨洪100万方,同时净化面源污染、修复鸟类栖息地,并提供多种休憩功能的美丽绿洲。该项目为城市如何应对季风性气候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下的洪涝问题提供了一个可复制的模式。这个项目也是设计者试图在建成环境中引入自然,以适应诸如季风降雨等自然过程,同时满足人们对开放空间使用需求的一次探索。

南昌鱼尾洲公园

ASLA评审委员会对鱼尾洲公园给予高度评价:“这个湿地项目的视觉冲击力令人惊叹!该项目既展现了精妙的设计艺术,又彰显了自然系统的顽强生命力。这座如梦似幻又充满雄心的城市公园,为其他寻求重工业污染水域景观新生的城市提供了范本,同时开创了休闲娱乐的新模式。设计师在城市湿地领域展现出的创新勇气,开创了全新的范式。”

海口美舍河凤翔公园则实现了“变灰为绿”,赢得了本年度的城市设计类荣誉奖。海南省海口市是一座自然风光旖旎的南方滨海旅游城市,在近几十年的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人们忽视了自然河流作为城市水生态基础设施的重要性,导致城市的生态韧性和安全急剧下降。凤翔公园作为美舍河上的重要生态节点,集中暴露了美舍河流域的各种生态问题。项目设计旨在通过设计生态学途径修复场地的生态系统,系统治理内涝和水质污染问题,为周边居民营造高品质滨水慢生活环境。

海口美舍河凤翔公园

借助绿色海绵技术和加强型人工湿地系统的建立,设计最终让场地中的水流及营养流慢了下来,修复了动植物栖息地,提升了生物多样性;多样化慢行系统的引入鼓励了市民及游客的绿色出行,为城市打造了一个全新的旅游、休憩、文化胜地。更为重要的是,在全球日益严峻的水污染和水资源短缺等问题下,项目采用的设计方法在城市水质治理、防洪以及创造社会文化服务空间等方面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ASLA评审会指出,该项目展现了景观基础设施在城市尺度上的变革力量。这种对城市雨水过滤系统兼具生态效益与社会价值的美学化探索,为行业提供了重要范本。期待这一范例能激励更多沿江城市将灰色基础设施转化为绿色生态体系。该设计充分证明,相较于过去受限的运河和排水系统,景观基础设施与水系能够以更先进的方式引领城市设计,动态的自然系统显然已成为这座城市表达自我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来源: 北大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

X(带手机端)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13817525788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