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上午,北京大学第二期教职工公益书法课开班仪式在工会小白楼一层活动室举行。北京大学工会常务副主席张宝岭致辞,仪式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造型艺术协会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祝帅主持。
开班仪式现场
张宝岭在致辞中强调,校工会始终以服务教职工为宗旨,从实际需求出发设计活动。首期书法课反响热烈,学员收获显著,正是这类优质活动持续吸引广泛参与的重要原因。
本期课程由祝帅统筹规划,由北京大学访问学者、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刘昕担任班主任。刘昕详细介绍了课程设置。陈军、郝庆沛、熊冰雪三位学员作为代表发言,他们期待通过课程系统学习,完成“从爱好到深耕”的跨越。
学员合影
开班仪式结束后,祝帅开启了第一讲“味象——感悟中国书法”,他以“味象”为题,从审美与史论双重维度展开对中国书法的解读。祝帅以漫谈的方式,从拍卖市场上最贵的三幅古代书法作品切入,引出书法价值判断的话题,进而深入探讨中国书法的哲学内涵与文化地位。他援引著名学者熊秉明提出的“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这一经典论断,指出书法蕴含中国哲学的“道”与精神气质。
课程中,祝帅重点讲解了五个专业议题:“篆隶笔意”如何影响后世书写、“内擫”与“外拓”笔法的审美区别、笔法何以在历史中部分“失传”、“碑学”与“帖学”的辩证关系,以及学习书法的正确次序与工具选择。他指出,笔法不仅是技术,更是一种身体记忆与文化传承,其流变与失传背后是时代审美与媒介转变的结果。祝帅表示,书法不仅是书写,更是一场与历史对话、与自我凝望的修行。他希望学员通过课程感悟中国书法的哲学深度与艺术高度,从而在日常教学与研究之余,获得一份心灵的滋养与文化的自信。
校工会举办的公益书法课不仅为教职工提供了学习传统艺术的平台,更通过专业深入的学术讲解,让参与者感受到“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的独特魅力。课程将持续开展,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带领学员深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
信息来源: 北大造型艺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