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研究生骨干全面了解首都红色文化传承,积极投身首都建设伟大实践,北京大学组织研究生骨干前往北京各区开展“燕行北京”主题党团日系列活动,引导研究生骨干深入了解北京各区人文风貌,亲身体验城市发展的多元魅力。
9月26日,北京大学研究生“1000+”领航培养计划学员走进北京市房山区,围绕红色精神传承与乡村振兴发展开展实践调研。学员们先后参访了“红色背篓”精神纪念馆、黄山店村民宿区以及坡峰岭风景区,通过实地调研探访与深入交流,近距离感受房山区传承红色基因、推动乡村振兴与产业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
活动合影
活动伊始,学员们来到“红色背篓”精神纪念馆,深切感悟“红色背篓”精神的核心内涵与时代价值。纪念馆内,“红色记忆”“红色传承”“红色使命”“美好愿景”四大版块脉络清晰。讲解员通过图文展板、实物展示、实景复原及音像宣教等形式,生动还原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王砚香带领职工肩背背篓、服务山区群众的奋斗历程。整个纪念馆成为一本鲜活的历史教材,使红色精神深深植根于学员们心中。
学员们参观“红色背篓”精神纪念馆
学员们共同观看了影片《红色背篓》,在光影故事的感染下,赓续“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的红色初心。讲解员的细致解读与电影的生动画面,让学员们深切体会到,这座纪念馆承载着铭记红色历史、传承新时代精神的双重使命。
学员们集体观看《红色背篓》电影
离开纪念馆,学员们走进黄山店村民宿区,实地探访了“芳香邦舍”“麦子的光芒”“姥姥家”“蔓兰家的四季”等特色民宿。在民宿院落中,学员们详细了解黄山店村如何引入烘焙、芳香理疗等新型业态,实现乡土文化与现代都市生活的多元融合。从“姥姥家”的全国乙级民宿荣誉,到“云上石屋”依托黄栌花海打造的特色体验,学员们直观感受到,民宿产业不仅成为京郊旅游的打卡亮点,更在带动村民就业、促进集体资产大幅增值方面取得了扎实成效,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动样本。
学员们走近黄山店村民宿区
学员们来到坡峰岭风景区进行实地探访。近年来,黄山店村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借力红叶资源,把多年撂荒的坡峰岭作为乡村旅游产业开发的突破口,成功将其打造为一张靓丽的生态旅游名片。学员们在登山参观与品尝特色餐食的同时,深刻认识到坡峰岭不仅是欣赏“满山红叶、层林浸染”的生态景区,更是以“红色背篓”精神为引领,将生态旅游与红色服务理念结合,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鲜活案例。
学员们一同登山参观
此次实践参访活动,不仅让“1000+”领航培养计划学员们深入了解了北京市房山区在“红色背篓”精神传承、黄山店村乡村振兴及坡峰岭生态旅游开发中的探索与成果,也进一步增强了学员们传承红色基因、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投身基层实践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学员们深刻认识到,“红色背篓”精神与新时代乡村发展的深度融合,正在激活基层治理与产业升级的内生动力,为推动农村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可借鉴的鲜活路径。
北京大学将继续深入推进“燕行北京”系列主题党团日活动,把“1000+”领航培养计划作为核心载体,持续推动研究生骨干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实践调研。依托系统化的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深度结合路径,着力强化青年学子的思想政治素养,提升其实践创新能力与解决现实问题的综合能力,培育其报国利民的坚定信念,为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青春智慧与强劲动能。
信息来源: 北大学生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