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哪些是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所需的教学设备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课程紧密联系理论教学,循序渐进的安排实验教学内容,主要讲授电路的基本实验,基本内容包括: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一般元器件参数指标的测试方法、直流电路、动态电路、正弦电路测量方法及谐振电路的设计测量方法等。
一、课程教学对象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课程是工程院校各专业本科学生必修的重要专业基础平台课程之一。是根据各专业的实际情况选做其中六个实验内容。
二、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本课程的作用与任务是:应使学生学会万用表、函数发生器、示波器、直流稳压电源的原理与操作方法:初步识别电阻、二极管等电子元件测量方法、了解性能及在实验电路中的应用:掌握电容、电感等电子元器件的性能及在交流电路中的应用:进一步训练较复杂的实验电路连接技能。通过实验教学环节的训练,了解线性、非线性电子元件电路的组成及其电路的分析方法,掌握直流电路、交流电路信号的观察与测试方法,同时通过观察实验中的现象、数据的测定、特性的绘制、误差的分析与数据的处理、能够及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提高动手的能力。用实验的方法验证有关定律、达到巩固和加深理解课堂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为以后深入学习电子技术某些领域中的内容,以及为电子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打下基础。
电路分析该课程理论性、验证性、实践性很强,教学中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讲课内容要与实验课内容相结合,突出重点、难点,认真总结分析历年来学生在实验课中带普遍性的问题,提高教学水平。在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应进行不断的探索和改革。

DB-SD43 电路分析实验平台
电路分析实验平台
一、概述
电路分析实验平台以箱式设计,集电源、测量用电表、实验模块于一体,实验箱连接部分采用了锁紧叠插式镀金大孔,连接可靠、寿命长,实验数据精确,面板采用了双面板敷铜制作工艺,正面为线路原理,反面为具体线路分布和元件,使学生在实验时对原理一目了然。
二、主要组成部件
电路分析实验平台由铝木合金材料制作箱体,无任何污染源,箱体内含直流稳压工作电源、实验用恒流源和恒压源、测量用直流电流表、直流电压表、实验电路模块区等组成。
三、主要技术指标
1)输入交流AC:220V±10%。
2)直流稳压输出:2组DC:±12V/1.5A,1组DC:5V/1.5A。
3)直流稳压可调输出:1组DC:0~±24V/1A连续可调输出,电压调节采用高精度进口电位器,精度%0.1。每路电源均有短路保护自动恢复功能。
4)恒流源:0~50mA可调恒流源输出,恒流输出调节采用高精度进口电位器,精度%0.1。有开路保护功能。
5) 函数发生器:输出波形:方波、三角波、正弦波,频率范围:分四档10HZ~100HZ、100HZ~1KHZ、1KHZ~10KHZ、10KHZ~100KHZ。频率调节采用高精度进口电位器,精度%0.1。
6)配置0-100Ω和0-100K连续可调电位器各一个。
7)提供数字式直流电流表2只,各分0~2mA 、0~20mA、0~200mA 共3档测量。
8)提供数字式直流电压表1只,分200mV、2V、20V、200V共4档测量。
9)设计有一组导线通断测试电路,方便实验导线在线测试。
10)实验器件组成:有l~2W电阻25只、电容8只、电感6只、进口高精度电位器6只(2只500、2只1K、1只5K、1只100K),运放四组等,这些器件包含下列实验模块中:1)元器件伏安特性的测量;2)电路中电位的研究;3)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4)叠加定理和互易定理;5) 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6)一阶动态电路;7)二阶动态电路;8)负阻抗变换器电路;9)R、L、C串、并联谐振电路;10)受控源VCVS、VCCS电路;11)回转器电路。
11)留有扩展模块接入区,尺寸155×98mm,可以任意扩展其它实验模块。
12)实验板用进口环保2mm厚敷铜板,以双面板和无铅喷锡制作工艺制成。防止了实验连接插孔用多了出现松动掉落现象的发生。
13)安全保护措施:设计有电源输入输出专用保护电路板,具有接地保护、漏电过载过流保护功能,具有误操作保护功能;安全性符合相关的国标标准,所有材质均符合环保标准。
  14)机箱:坚固型铝合金框架,厚实的 ABS 塑料包角。
15)配套虚拟仿真实验软件,可仿真所有实验例程。
四、主要实验项目
1)基本电工仪表的使用与测量误差的计算
2)减少仪表测量误差的方法
3) 电阻的串联、并联和混联
4) 电路故障分析
5)线性与非线性元件的伏安特性。
6)电位及其与电压关系的研究。
7)基尔霍夫定理。
8)叠加定理。
9)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10)戴维南及诺顿定理。
11)受控源VCVS、VCCS的实验。
12)典型电信号的观察和测量。
13)RC一阶电路的响应测试。
14)二阶电路的响应测试。
15) RC选频网络特性测试。
16) R、L、C串联谐振电路的研究。
17)R、L、C并联谐振电路的研究。
18) 双口网络测试。
19)回转器实验
20) 其它电路的研究
X(带手机端)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13817525788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