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体育教师应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翻转课堂、项目式教学等现代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策划和组织工作。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如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体育赛事和体育文化的相关内容等,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还可根据不同职业体能需求,将不同专业学生分成以站姿类为主和坐姿类为主两大类,依据分类选择体能训练的项目和方法。比如,以站姿为主的职业体能训练,可采用深蹲、蛙跳、行进间单脚跳等项目进行训练,以加强下肢力量;以坐姿为主的职业体能训练,可通过两头起、仰卧过顶举、燕式平衡等项目,加强躯干、背部大肌肉群和核心力量训练,以提高不同专业学生对未来不同职业体能的适应力。
强化师资培训及校企合作,拓展“体育+思政”平台
职业院校应加强对体育教师的思政教育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的思政素养和意识。可以通过组织专题讲座、研讨会等形式的学习交流活动,帮助教师深入了解思政教育的内涵和意义;通过邀请思政专家和优秀体育教师进行示范教学与经验分享等活动,引导教师将思政教育有效融入体能健康课程的教学之中。同时,建立健全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将思政素养作为教师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激励体育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政素养和教学水平。
此外,职业院校还应积极与企业合作开展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践教学活动,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拓展“体育+思政”平台。比如,与企业合作举办体育赛事和体育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了解企业文化及其职业体能要求,促进职业体能的分类教学形成规范;邀请企业专家到校开展讲座和交流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就业观。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将思政教育融入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发展之中,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认同感,还能提高各专业学生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学习积极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余龙系江西洪州职业学院教师,梁永慧系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教师)
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报》2025年4月29日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