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至8日,为进一步推动(石油)化工类高校本科教学高质量发展,适应行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需求,培养一流本科人才,由化学工业出版社、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联合主办的2025年全国(石油)化工类高校本科教学工作研讨会在校区召开。
来自全国33所(石油)化工类高校的领导、专家学者、教务工作负责人、学院和专业负责人等100余名代表参会。其中包括青岛科技大学校长陈克正、四川轻化工大学校长曾英、山东石油化工学院校长冯其红、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校长罗学科、河北科技大学副校长李发堂、吉林化工大学副校长王立国、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副校长万勇,以及中国化工教育协会副秘书长唐旭华等。开幕式由校区副校长邢晓凯主持。
校区党委书记、校长李军和化学工业出版社总编辑张兴辉代表主办单位致辞,对来自全国行业高校的参会代表表示欢迎。他们表示,在行业数字化、智能化加速转型和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背景下,石油化工类高校本科教育面临机遇与挑战,通过“智慧赋能”构建育人新生态,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学科融合”等多维路径培育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一流本科人才具有紧迫性与战略意义。
在主旨报告环节,陈克正以“橡胶品格”育人体系为例,阐释了特色人才培养与区域产业升级的深度契合关系;万勇提出“四链融合”机制,展现了人工智能驱动绿色石化人才培养的革新路径。在大会报告环节,化学工业出版社满悦芝、西南石油大学廖柯熹、西安石油大学张益、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李会鹏等代表分别就数字教材建设、未来学习中心构建、数智化教育实践及产业需求导向的教学体系等内容作专题报告,为数智时代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前瞻性思路与实践路径。
大会报告设两个分会场,分别聚焦“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和“教育质量提升及数智化转型”两大主题进行交流研讨。同期,校长论坛举办,汇聚与会高校的校领导,围绕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产教深度融合新范式、跨校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等核心议题展开对话与研讨,有效促进了校际间凝聚发展共识、达成合作意向以及搭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为推动(石油)化工类高校本科教学的协同创新与整体跃升提供了新动能。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参观了校区图书馆、实训厂房和学校西部办学十周年成果展。8月7日,部分参会代表还前往校区野外实践基地参观学习。
从戈壁油城启程,向智慧育人深融。本次研讨会紧扣学科数字化升级与教学变革主线,通过课程重构、教材创新、素养提升、评价转型四大维度搭建行业高校交流平台,彰显了在新质生产力浪潮下对接国家战略、共绘智慧石化育人蓝图的决心。时值教育部批复建设克拉玛依校区十周年,校区将立足研讨成果,持续探索智能技术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践行“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使命,为石化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力、贡献新力量。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